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 浏览:1702
  • 下载:0
1
 

2017年l0月,重庆交通大学根据土壤的属性,发明了将沙子和水搅拌形成土壤的黏合剂,并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进行实验,成功地把4000余亩沙漠变成了绿洲,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治沙技术大面积使用的限制性因素是

A. 技术    B. 土壤    C. 交通    D. 水源

2. 该技术可以给当地带来的直接影响有

A. 改变大气环流,增加夏季的降水量    B. 可以保水防渗,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C.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二、三产业发展    D. 协调区域联系,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

【答案解析】 【试题ID=1977730】收起 ︽

1. D    2. B

1. 该治沙技术要将沙子和水搅拌形成土壤的黏合剂,在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大面积使用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D对。技术不是限制因素,A错。形成土壤需要的材料是沙子和水,土壤、交通不是限制因素,B、C错。

2
 

当一股低温的海流在厄加勒新浅滩向北流动的时候,南非拟沙丁便追随其向北迁徙产卵。下图为南非拟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南非拟沙丁鱼向北迁徙至产卵地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德班附近草木繁茂

B. 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平浪静

C. 莺歌海盐场适宜晒盐

D. 华北地区红叶满山

4. 海中浮游生物生存多依赖营养盐,该海区营养盐的来源是

A. 低温海流携带至海表的营养盐    B. 盛行风吹送至此的营养盐

C. 暖流携带至海表的营养盐    D. 低温海流与南下暖流相遇营养盐上泛

【答案解析】 【试题ID=1977731】收起 ︽

3. C    4. D

3. 南非拟沙丁鱼向北迁徙至产卵地时,是一股低温的海流在厄加勒新浅滩向北流动的时候,此时该地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气压带风带北移,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德班附近草木枯黄,A错。受西风带影响,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大浪高,B错。莺歌海盐场是夏季,蒸发旺盛,适宜晒盐,C对。华北地区绿树成荫,D错。

4. 海中浮游生物生存多依赖营养盐,该海区营养盐的来源是低温海流与南下暖流相遇,海底的营养盐上泛,D对。低温海流、盛行风、暖流不是海表的营养盐的主要来源,A、B、C错。

3
 

一段时期内,我国东部某区域受某天气系统影响,出现多日睛好天气,该系统中心位于右图中B地。左图为摄影爱好者在该地一公园内所拍摄的景观照片。椐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若受此系统持续影响,则该地区可能

A. 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B. 风力明显增大

C. 昼夜温差减小    D. 阴雨连绵

6. 若A、C两地也在废天气系统控制之下,与C相比A地天气相对

A. 湿冷    B. 干冷    C. 暖干    D. 暖湿

【答案解析】 【试题ID=1977732】收起 ︽

5. A    6. D

6. 若A、C两地也在此天气系统控制之下,北半球的高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与C相比,A地的气流来自较低纬度,是东南风,天气相对暖湿,D对。C处气流是西北风,天气相对是冷干,B错。A、C错。

4
 

区位熵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指标,值越大说明地位和作用越高。下图为2016年圣彼得堡城市土地利用区位熵值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圣彼得堡从市中心到郊区空间分布上差异最明显的用地类型是

A. 工业用地    B. 商业用地    C. 居住用地    D. 交通用地

8. 关于圣彼得堡城市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状交通线缓解了市中心郊区的交通压力

B. 商业区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居住地的快速发展

C. 条带状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工业用地联系紧密

D. 该市城市化水平已完全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

【答案解析】 【试题ID=1977733】收起 ︽

7. B    8. C

7. 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靠近市场和交通通达度高的地区。结合图例中颜色,圣彼得堡从市中心到郊区空间分布上差异最明显的用地类型是商业用地,B对。根据图例,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交通用地城市中心和郊区的差异小,A、C、D错。

8. 圣彼得堡城市发展,环状交通线缓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压力,郊区交通压力小,A错误。城市居住地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促进了商业区的发展,B错误。条带状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工业用地联系紧密,C正确。不能体现该市城市化水平已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D错误。

点睛:结合图例中颜色变化,圣彼得堡从市中心到郊区空间分布上差异最明显的用地类型是商业用地。城市居住地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促进了商业区的发展。条带状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工业用地联系紧密,便于上下班。

5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致与高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河流量了袭夺甲河    B. 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

C. 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    D. 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

10. 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

A. 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    B. 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

C. 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    D. 地转偏向力作用致其堆积严重

11. 有观点认为,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图中哪个河段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解析】 【试题ID=1977734】收起 ︽

9. C    10. A    11. B

9. 根据图示水流箭头,甲河的水从图示中部河段,流入乙河。说明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C对。乙河流量不一定大于甲河,A错。在发育的过程中,是低位河流具有较强的侵蚀力,袭夺高位河流,甲河地势高,不能袭夺乙河,B错。是乙河袭夺甲河,D错。

10. 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河流袭夺,导致上游水量减少,水流减慢,泥沙堆积严重,A对。河道两侧岩体崩塌,与水量减少,泥沙堆积加重无关,B错。泥沙堆积易导致河道变浅,水量小,河道变窄,C错。地转偏向力不是堆积严重的原因,D错。

11. 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即原来河道宽大,袭夺后,水量减小,河道变窄。图中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的河段②,是河流袭夺后留下的河段,B对。A、C、D错。

6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茭白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其根系发达,需水量多,不耐寒冷、高温和干旱。浙江磐安县玉山台地是全国最大的高山茭白生产基地,高山单季茭白结茭期为每年8~9月,生长期长11个月,因此单季茭白个头大,品质好,价格较高。但美中不足的是,单季茭白亩产量偏低且不稳定。下图为磐安县农业生产模式图。

(1)分析玉山台地发展茭白产业的区位优势。

(2)分析磐安县单季茭白亩产量偏低且不稳定的自然原因。

(3)据图简述磐安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答案解析】 【试题ID=1977735】收起 ︽

(1)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大);台地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高,昼夜温差较大;距上海、江苏、浙江近,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交通便捷,快速送抵消费市场。

(2)亩产低的原因:生长周期长(生长期长达11个月);结茭期(8~9月)恰逢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处于高温干旱期。

不稳定的原因: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伏旱期,若无台风降雨缓解则产量降低(伏旱期,若台风带来降雨缓解旱情则产量提高);生长过程中若遇寒潮入侵,受低温冷害影响产量降低;若遇病虫害影响,产量降低。

(3)该农业生产模式呈良性循环,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伦古湖地处额尔齐斯河南部,属于内流湖,湖水主要依赖乌伦古河补给。约一万年前,吉力湖与乌伦古湖属同一湖泊。之后,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分离成两个湖泊,其间有12千米长的河流沟通。乌伦古河汛期较旱,5月下旬~6月中旬的水量占年水量的60%左右。下图为乌伦古湖周边示意图。

(1)据图文资料描述“一湖变两湖”的大体演变过程。

(2)说出乌伦古河水量的年内变化特点及其汛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3)乌伦古湖近年来湖面萎缩现象较明显,请根据材料从“开源“的角度提出一种改善乌伦古湖萎缩局面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试题ID=1977736】收起 ︽

⑴乌伦古湖形状南北狭长;乌伦古河河口位于湖泊(东岸)的中部;河流搬运泥沙(加之湖水顶托力作用)在河口沉积;河口三角洲将湖泊分割。

⑵变化特点:春、夏季多于冬季(季节变化大)(5月下旬~6月中旬多,7月~次年4月较少)。

补给类型:季节性积雪融水(此点必答);高山冰川(雪)融水;山地降水。

⑶措施:从额尔齐斯河流域开挖引水渠道引水(跨流域调水)。

理由:额尔齐斯河距离乌伦古湖较近(两者之间地域狭窄);河流水量较大;额尔齐斯河海拔高于乌伦古湖湖面,水可自流。

整体分析:河口位于湖泊东岸的中部,河流搬运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三角洲,最终将湖泊分成两个。5月下旬-6月中旬的水量占年水量的60%左右,说明水量的年内变化特点是春、夏季多于冬季,水量季节变化大。

⑴ 从一万年前的图分析,乌伦古湖形状南北狭长。乌伦古河河口位于湖泊东岸的中部,河流搬运泥沙,受湖水顶托力作用,在河口沉积,形成三角洲。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将湖泊分割成两个湖。

⑵  乌伦古河5月下旬~6月中旬的水量占年水量的60%左右,说明水量的年内变化特点是春、夏季多于冬季,水量季节变化大。7月~次年4月水量较少。在5-6月补给量大,说明补给类型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川(雪)融水主要在夏季补给,占比例较少。山地降水较少。

⑶“开源“的角度分析,从额尔齐斯河流域开挖引水渠道引水,即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善湖面萎缩现象。额尔齐斯河距离乌伦古湖较近,两者之间地域狭窄,工程量较小。额尔齐斯河的河流水量较大,水源充足。海拔高于乌伦古湖湖面,水可自流,节约能源。

8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2017年国庆假期长达8天,我国中西部区域游客爆发式增长,且多以短途日内游为主,图为国庆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排名。

据图分析增速最高省份多集于中西部地区的原因。

【答案解析】 【试题ID=1977737】收起 ︽

旅游消费逐渐成熟,当地游客增多;旅游资源和供给逐渐丰富;接待能力不断增强;长假使外地游客增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便捷)。

解析:旅游活动发展的原因,主要从资源特点、交通、市场距离、消费观念、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分析。

9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下表为吉林省白城市湿地分布信息表。

表1

时间(年)

数量(处)

湿地面积(公顷)

占总面积比重(%)

2000

120

67.2万

26.1

2016

142

47.3万

18.4

概括白城市湿地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 【试题ID=1977738】收起 ︽

变化:2000-2016年,湿地数量增加;面积减少;湿地变得破碎,湿地萎缩;湿地占总面积比重下降。

影响: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失衡;水生植被覆盖率下降,局部气候发生变化(局部湿度降低,气温日较差增大);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白城的湿地变化特点是2000-2016年,湿地数量增加,湿地总面积减少。湿地变得破碎,湿地面积萎缩。湿地占总面积比重下降。湿地减少的影响,主要结合湿地功能分析,主要从生物多样性、调节功能、涵养水源功能等方面分析。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关于我们  |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8  京ICP证07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