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浏览:1044
  • 下载:0
1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道德生态浅论

所谓道德生态,指的是社会道德各形态之间以及社会道德与其他社会资源之间平衡的、稳定的、有序的、和合的联系。建立良性的道德生态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中国古代道德生态根植于农耕文明和宗法制社会基础之上,它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过程。西周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礼乐之邦、礼乐教化的基础。到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宗法制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有识之士展开了“百家争鸣”,儒家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形成了儒家的仁义道德;墨家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挑战宗法制道德;道家则打着道德的大旗,尚无贵虚,否定宗法制观念……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定于一尊,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而道家思想也潜滋暗长,成为儒家“显学”强有力的支撑。至此,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形成了以儒家、道家道德学说为主干,以法家、阴阳家等学说为辅翼的基本格局。后来,佛教、伊斯兰教乃至基督教文化传入中土后,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兼容并包,才形成了一个趋于良性的道德生态系统。

儒家、道家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古代道德生态的主干呢?主要原因在于儒家、道家学说回答了中国人生与死的问题——这是人类普遍的、重大的道德关切,而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间或涉及生与死的问题,但都没有镛、道两家说得全面、复杂和深刻。儒家、道家学说在生与死的问题上路径是迥然相反的,儒家是由生入死,道家则是由死入生。儒家对死的问题较为回避,不语怪力乱神,但儒家讲究厚葬,强调镇终追远,“以生来事死”,让生人感悟死亡,或者说赋予死亡以意义。道家的基点是无.他们的学说从无展开,又复归于无。而生命的过程则是从无开始,而死(无)则是其母、其根,人们从出生到死亡,生而死,死而生,就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一样,自然而然。在儒道生死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能够正视死亡,不回避死亡,并赋予死亡以道德意义。

从表面上看,孔子以恢复周礼为己任,而老子则是以批判为旨归,儒、道两家仿佛水火不相容,但实际上是与阴阳、乾坤一样,虽是对立的两面,但又同源互补,《老子》四十二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是阴阳、乾坤、儒道追求的一个根本性的目标,是中国古代道德生态的精髓。儒道互补即如太扳图中的阴阳鱼一样,阴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实现一种阴阳的和合。也可以说儒家是“正”的方面,而道家则是“负”的方面。在善的原则指导下,儒家所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人性中积极的、正面的响应,所以说,儒家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要求,或者说一种束缚。而道家则采用的是一种“道德减法”,主张绝仁弃义,批判儒家礼法,追求自然天成。

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形成后,一方面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强大的约束力,对道德个体、家庭乃至族群产生制约。儒家“三纲五常”观念产生以后,所谓的纲常伦理就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具有极大的约束力;而道家的真的原则,则让人们努力去伪存真,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这同样也是一种约束。在历朝历代的更替过程中,政权在巩固统治的过程中选择儒家作为统治的基础,这虽是巩目其统治的需要,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也体现了儒家道德强有力的约束力量。(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07月16日14版,有删减,作者张洪兴)

1.下列关于文中“中国古代道德生态”概念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道德生态是社会道德各形态之间以及社会道德与其他社会资源之间的联系,而这联系是平衡的、稳定的、有序的、和合的,“和”是他的精髓。

B.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建立在农耕文明和宗法制社会基础之上,它的形成过程是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并逐步形成了一个趋于良性的道德生态系统。

C.因为儒家、道家学说回答了中国人生与死的问题,所以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形成了以儒家、道家道德学说为主干,以法家、阴阳家等学说为辅翼的基本格局。

D.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形成后,不仅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对个体、家庭乃至族群产生了强大的约束力。

2.下列选项对文中提到的儒家和道家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国古代道德生态的组成部分,在儒学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时,道家思想也在潜滋暗长,成为儒学强有力的支撑。

  B.儒家和道家都全面、复杂和深刻地回答了人类生与死这一问题,但两家学说在生与死的问题上路径不同,儒家是由生入死,道家则是由死人生。

  C.儒家道德要求束缚人性,道家道德则追求自然天成,二者一正一负、此消彼长,既对立又同源互补,共同追求一个“和”字。

  D.儒家重视生,对死的问题比较回避,让生人感悟死亡;而道家则认为死是生命的母和根,道家让人正视死亡,赋予死亡以道德意义。

3.下列选项对文章信息概括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百家争鸣”时代,儒家主张恢复周礼,极力维护宗法制;道家则尚无贵虚,否定宗法制观念,二者立场相反。

  B.建立良性的道德生态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良性的道德生态系统。

C.儒家和道家的道德观念形成后,对人们的行为都有约束力,儒家道德的约束力是外在的,道家道德的约束力是内在的。

  D.儒家思想成为政权统治的基础,很重要的原因是儒家道德具有极大的约束力量,可以有效地巩固其统治。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7704】收起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成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  上疏时自知角忤当死市一棺廖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  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日:“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殊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瑞锐意兴革,请浚昊淞、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  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遥。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迭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风翔劾瑞庇奸民,鱼肉搢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昊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栽道,家绘像祀之。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敞燕,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

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欲开道置县,以乡土                 靖:使安定

              B.令老仆蔬自给                  艺:种植

              C.朕非纣耳                                第:只是

              D.贫民田人于富室者,夺还之                 率:率领

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    )

              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 /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适也。

                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凄予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

       遁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海瑞为人刚正。代理南平教谕时,对前来视察的御史不跪拜;世宗不上朝听政,专心致志地斋戒修道,群臣无人敢言,而他大胆上疏,还差点被捕。

                B.海瑞生活节俭。做知县时他穿布袍.吃粗饭;去世时,他家里让人看到的是些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

                C.海瑞心系百姓。他兴利除害,让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他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还裁减节约驿站供给费用。

                D.海瑞生荣死哀。生前受过两任皇帝的肯定;死后百姓为此罢市,送丧的人着白衣白帽站满了两岸,呼号哭泣于道路,家家绘制海瑞像祭祀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硃丹其门,闻瑞至,黝之。(4分)

 

              (2)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6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7705】收起 ︽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满,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8.请简析颔联中“偏”和“寒”的作用。(5分)

9.整首诗主旨清晰明了,但风格含蓄隽永,请结合二、三联做简要分析。(6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7706】收起 ︽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l)杜牧J《阿房宫赋》中                       表明后人如果不汲取教训则易重蹈覆辙。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表明诗人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一见如故的句子是                   

(3)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分析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7707】收起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钟书先生活了88岁。

他生于1910年,大我14岁。

我荣幸地和他一起在1947年的上海挨一本只办了一期、名叫《同路人》杂志的骂。骂得很凶,很要命,说我们两个人在文化上做的事对人民有害,迟早是末路一条……

钟书先生是有学问的人,底子厚,他有恃无恐;我不行,我出道才几年,受不了这种惊吓,觉得在上海混生活很不容易了,不应该受到这种蛮横的待遇。害我难过了起码半年。

既然是一起挨骂,倒去找了好几本钱先生的书来读,在同辈朋友中间开始引用钱先生的隽语作为谈助。

那种动荡的年代,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往往是黑夜里的星星。

50年代在北京和钱先生、季康夫人(注:钱钟书夫人杨绛,原名杨季康)有了交往,也曾提起那本《同路人》杂志,钱先生说:“……老实说,我真希望今天他们福体安泰……”

“四人帮”覆亡之后,钱先生和季康夫人从干面胡同宿舍搬到西郊三里河的住处,我有幸也搬    到那里,正所谓“夫子宫墙”之内。打电话给他这么说,他哈哈大笑:“缘分!缘分!又绑在一起了!”

院子大,路也好,每个门口都可以泊车。有不少绿阴。早上,一对对的陌生和面熟的老夫妇绕    着院子散步,互问早安。钱先生和季康夫人都能见得到;还有金山(金山,原名赵默,表演艺术家、    编导,湖南沅陵人)夫妇,俞平伯(俞平伯,原名俞铭衡,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浙江德清人)夫妇……天气好,能走得动的都出来了,要都叫得出名字的话,可算是一个盛景。

二十多年来,相距二百米的路我只去探访过钱家一两次。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有时南方家乡送来春茶或者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

钱先生一家四口四副眼镜,星期天四人各占一个角落埋头看书,这样的家我头一次见识。

家里四壁比较空,只挂着一幅很普通的清朝人的画,可能画家与钱家有值得纪念的事。钱先生仿佛讲过,我忘记了。

书架和书也不多,起码没有我多,问钱先生:你的书放在哪里?他说:图书馆有,可以去借。  (!!!)

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一番好意也是人之常情,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走去开门,来人说了“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先生只露出一些门缝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

谢谢!”

那人当然不高兴,说钱钟书不近人情。

事实上,钱家夫妇是真在忙着写东西,有他们的工作计划,你是个富贵闲人,你—来,打断了  思路,那真是伤天害理到家。人应该谅解和理会的。

“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忽然大发慈悲通知学部要钱先生去参加国宴。办公室派人去通知钱先生。钱先生说:“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

“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

“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钱先生没有出门。

80年代我差点出了一次丑,是钱先生给我解的围。

国家要送一份重礼给外国某城市,派我去了一趟该市,向市长征求意见,如果我画一张以“凤凰涅槃”寓意的大幅国画,是不是合适?市长懂得凤凰火里再生的意思,表示欢迎。我用了一个月时间画完了这幅作品。

我工作的地点在玉泉山林彪住过的那幢房子。画在大厅画,原来的摆设一点没动;晚上睡在林彪的那张大床上。有人问我晚上怕不怕,年轻时候我跟真的死人都睡过四五天,没影儿的事有何可怕?

眼看代表团就要出发了。团长是王震老人。他关照我写一个简要的“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以便到时候派用场。我说这事情简单,回家就办。

没想到一动手问题出来了,有关这四个字的材料一点影儿也没有。《辞源》、《辞海》、《中华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人民日报》资料室,遍北京城一个庙一个寺的和尚方丈,民族学院,佛教协会都请教过了,没有!

这就严重了。

三天过去,眼看出发在即,可真是有点茶饭不进的意思。晚上,忽然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救星钱先生,连忙挂了个电话:

“钱先生,平时绝不敢打扰你,这一番我顾不得礼貌了,只好搬师傅下山。‘凤凰涅粱’我查遍同遍北京城,原以为容易的事,这一越难倒了我,一点根据也查不出……”

钱先生就在电话里说了以下的这些话:

“这算什么根据?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三教九流之外的发明,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

我马上找到了,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跟钱先生的交往不多,我珍惜这些点滴。他的逝世我想得开,再高级、再高级的人物总是要死的,不过,我以为钱先生这位人物真不平常,读那么多书都记得住,作了大发挥,认认真真地不虚度时光地劳作,像这样的人剩下的不多了。

    1999年1月4日夜于香港

    (选自黄永玉《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有删节)

【传主介绍】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聚槐。出生于江苏无锡,著名国学家、作家。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教育。1929年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学习,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扬绛结婚,共赴英国留学。1938年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抗战期间写作完成《谈艺录》和《写在人生边上》。抗战结束后,相继出版《人·兽·鬼》《围城》《谈艺录》等。建国后,完成《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等作品,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工作。作为学者的钱钟书博学多才,学贯中西,精通多国语言,其研究著作旁征博引、阐释精深,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北京逝世。

(l)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是纪念钱钟书先生的回忆文章,主要叙述作者与钱钟书及其家庭50年代之后的交往活动,突出了钱钟书的人格魅力。

  B.钱先生不让拜年同事进门、拒绝参加国宴,似不近人情,但也表现出蔑视权贵、狷介耿直的铮铮铁骨。

  C.本文写作思路富于特色,以对逸闻趣事的回顾寄托哀思,又多以人物语言刻画个性,颇有趣味。

  D.本文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同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凝练、生动地展现了钱钟书先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钱先生的崇敬之情。

  E.“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往往是黑夜里的星星。”“我以为钱先生这位人物真不平常,读那么多书都记得住,作了大发挥,认认真真地不虚度时光地劳作,像这样的人剩下的不多了。”这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语句,都抒发了作者对钱先生的崇敬和对他去世的惋惜之情。

                (2)文章中表现的钱钟书先生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文章题为“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面内容却未写二人的交往,而是写两人当年一起  挨骂的事。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钱钟书先生做为一代大师,在为人、为学方面有令人感怀之处。请结合全文,谈谈钱先生给你的启示。(8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7708】收起 ︽

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国庆节是个陕乐的日子,我们高朋满座,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

  B.美国和欧盟制裁俄罗斯以来,木少俄罗斯商人蠢蠢欲动,纷纷前来中国投资。

  C.张燕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时,顺便帮了一下别人的忙,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D他出狱以后,仍不思悔改,和—个小偷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四这家商扬合计价值百万元首饰品。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7709】收起 ︽

C

7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3分)

  A.对教师们的建议,我主张再认真研究一下,这样做,无论对咱们学校还是教师都有好处。

  B.历经百年的连锁品牌经营,刘家羊杂的美味已享誉省内外,在美味之外,它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断地创新推动其发展。

  C.我们将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最终实现举办—届“有特色、高质量”的安康市

      中学生运动会。

  D.领导干部信息披露被广泛关注的另—个原因,是公众对公权利监督意识的增强。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7710】收起 ︽

D

8
 

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都经历着审美发展。

  ②也就是说,审美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

  ③相应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审美教育也具有阶段性。

  ④然而,由于人的生理与心理在一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⑤所以,个体的审美发展也就呈现出阶段性。

  ⑥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个完美的过程。

  A.⑥①②④⑤③                B.⑥②④⑤①③                 C.③①④⑤⑥②    D.②①④⑥③⑤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7711】收起 ︽

A

9
 

将下列语段改写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个别词语和字的顺序,但不要改变句子原意。(5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

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改写: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7712】收起 ︽

10
 

根据下面的子的思想内容,在后面再仿写—个句子。(6分)

    南宋时期的陆游,眼看祖国领土沦丧,决心收复失地,他时刻不忘为祖国驰骋疆场,“夜阑卧听

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答: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7713】收起 ︽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政治上,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二战时对国人演讲的话

    “国不以利为利,以又为利也。”“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唯以心相交,  方

成其久远。”

    ——习近平在韩国首尔演讲的句子

    读了两位国家元首演讲的名言,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作文,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7714】收起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关于我们  |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8  京ICP证07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