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九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 浏览:1650
  • 下载:0
1
 

选出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

A.虚(dàn)     葳蕤(wéiruǐ)     怪(guǐ)      平(zè)

B.折 (cuò)      望(liào)       譬如(pì)       房(lǐn)

C.然(qiū)      见(biē)       裾(liǎn)       作(yī)

D.蜉蝣(fúyóu)    修(qì)           那(chà)      (mù)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66】收起 ︽

B

A葳蕤(wēiruí)  怪(guī)¥C愀然(qiǒo)瞥见(piē)¥D 修禊(xì) 音(miù)

2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枕藉                                方枘圆凿            肄业                    直截了当

B.凄惋                                良辰美景                      消弭          急不瑕择

C.渔樵                      陨身不恤                      溘死          艰如磐石

D.殴打                                书生义气            诽谤          攻城略地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67】收起 ︽

A

B凄婉  急不暇择¥C殒身不恤  坚如磐石¥ D书生意气

3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的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娇小,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如此玲珑剔透,又如此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B.在接到舞会请柬后,玛蒂尔德知道这样寒酸的打扮不足以让自己登堂入室,于是她决定向自己的朋友借首饰。

C.这是一家国家级的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

D.在某些传染病爆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68】收起 ︽

A

A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B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C本义是像鸭子一样成群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多做贬义词。D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建好的八栋别墅都是独栋别墅,有上下三层,房屋建筑面积大约有300平方米左右,内部装修已完工。

B.摇滚乐那强烈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潜力不言而喻。

D.12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69】收起 ︽

C

A“大约”和“左右”重复啰嗦.B搭配不当,强烈的节奏是不能看到的,而应该是感受到.D动宾搭配不当,动词“驱散”不能搭配“天气”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夜色》)

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的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郁达夫《故都的秋》)

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处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江河《星星变奏曲》)

D. 那声音仿彿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鲁彦《听潮》)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70】收起 ︽

B

A、C、D三项均使用了通感的手法,而B选项没有使用通感。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C.苏轼被贬至黄州做团练副使时,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之战”古战场,同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我们学习的就是苏轼更为有名的《后赤壁赋》。

D.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71】收起 ︽

C

苏轼游览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苏轼当时写了两篇赋,后人习惯把前一赋称为《前赤壁赋》,后一赋称为《后赤壁赋》,我们学习的是苏轼更为有名的《前赤壁赋》。

7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客有吹洞箫者

A.大王见臣列观。                             B.凌万顷之茫然。

C.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72】收起 ︽

B

A省句,省介词“于”,状语后置句。B定语后置句,凌茫然万顷。C判断句。D状语后置句,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8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望美人兮天一方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73】收起 ︽

A

B以为,古意:以之为,把……当作,今意:认为;C美人,古意:内心所思幕的人,今意:美貌的女子;D非常,古意:不同寻常,今意相当于程度副词很、十分。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9-12题(共计17分)。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因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长,辩                               赡:丰富

  B.裕亦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目:认为、品评

C.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                  冠:位居第一

D.然闻至,咸自矜持                      信:书信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当时在会稽的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4分,共8分)

(1)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2)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74】收起 ︽

9答案D解析 信:信使。

10答案C解析①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③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⑤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

11答案B解析:“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适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并且不是“王述对此深为怨恨”而是“王述对此深以为遗憾。”

12、翻译(每题4分,共8分)

王羲之曾经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译出状语后置、为、申三个点各1分,语言精炼流畅得1分,共计4分)

  像这样过了好几年,而王羲之竟然不去拜访,王述深以为遗憾。”

(译出累、顾、恨三个重点实词各一分,语言精练流畅得1分,共计4分)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都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郡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竟然不来拜访,王述深以此为遗憾。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共计8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13、诗歌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14、沈德潜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之外人,愈有意味”。试分析此诗后两句的表达技巧及效果。(5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75】收起 ︽

13.答案:这是一远在他乡的游子形象。他客居旅馆,思念家乡,难以入睡,备感孤单凄凉。

14.答案: 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深挚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11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计15分)

(1)                  ,余不忍为此态也!

(2)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                         

(3)还顾望旧乡,                。                                  

(4)                 ,池鱼思故渊。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7)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8)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10)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76】收起 ︽

(1)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8题。(共 17分)

梦里不知身是客

清心

长长的静默,风吹叶落。1973年3月6日,81岁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带着满腔遗憾和对中国无与伦比的思念与眷恋,永远闭上了双眼。自此,她倾情热爱的第二故乡—中国,与她天各一方。

1972年5月,收到拒绝她访华的回信时,赛珍珠衰老孤独的身体如同深秋的雨布,顷刻瑟瑟成薄凉。只是,误会也好,曲解也罢,甚至连那些常人难以接受的人身攻击,亦不能动摇她的“中国心”。她对中国的感情如同种子发芽生根,早已渗透到骨子里。

赛珍珠一生中的前40年,除去回美国上大学的4年和读硕士学位的两年,均在中国度过。她自小跟一位姓孔的先生学习“四书五经”,说中国话,写中国字。童年的赛珍珠最喜欢听奶妈讲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些口头文学,对她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岁那年,父亲安排她回美国读大学。在康奈尔深造时,她主修的是英文,论文却洋洋洒洒地写了《中国与西洋》。硕士毕业后,赛珍珠再次返回中国。在土地贫瘠的宿州生活了三年。其间,她接触到许多目不识丁、辛勤劳作的中国农民,亲眼目睹了他们如何在贫穷困苦以及天灾人祸中不屈不挠地挣扎和拼搏。最可贵的是,她还尽可能深入中国民间,四处走访,跟老百姓交朋友。因此,她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认识甚至不亚于许多中国作家。赛珍珠写中国,纯粹是出于对中国人民的关心、同情甚至是感恩。她曾说过:“我早已学会了热爱中国农民,他们如此勇敢,如此勤劳,如此乐观而不依赖别人的帮助。长久以来,我一直致力于为他们讲话。”就这样,赛珍珠怀揣一颗赤诚之心,为了表达对中国兄弟姐妹的挚爱深情,她主动承担起“为民请命”的角色,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发言人”。

1919年,赛珍珠与丈夫来到金陵大学任教,在学校分配的一所小洋楼的阁楼上,她面向群山,文思泉涌,几乎完成了后来为她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作品,这座洋楼现在仍然静静地立在南京大学北园的西墙根旁。

1931年,她以中国农民为题材的长篇巨作《大地》在纽约出版,引起轰动,她也在一夜之间名声大振。1932年,《大地》荣获普利策小说奖。1938年,她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一生共创作了近百部文学著作。

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赛珍珠在题为“中国小说”的演说中,向西方文化知名人士宣告:“虽然我生来是美国人,但恰恰是中国小说而不是美国小说决定了我在写作上的成就。”接着,她如数家珍地阐述了中国小说的起源与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又详细介绍了中国小说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最后,她由衷地说:“我想不出西方文学中有任何作品可以与它们相提并论。”

另外,在创作《大地》之余,她还花费5年时间,翻译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虽然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国外译本,但赛珍珠翻译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无疑是最为准确、最有影响力的。

赛珍珠的文学创作不仅呈现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并且她亦是第一个把中国农民放在跟西方人同等地位来描述的外国作家。这样的言论,对现在而言,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然而,在当时那个对东亚充满偏见的年代,却可谓石破天惊。正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所言:“赛珍珠的作品,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

赛珍珠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至今不衰,不仅源于她的文学成就,还在于她创立了世界首家无种族收养机构“欢迎之家”,为成千上万名儿童提供了生活保障与资助。

由于各种原因,自1934年回到美国后,赛珍珠再没踏上过中国这片令她日思夜想的故土。虽然她被称做“大地之女”,然而她热爱的大地却不在脚下,而只能萦绕在梦里。梦里不知身是客,读大学时,籍贯一栏她填的是“中国镇江”。病逝后,按其遗愿,她的墓碑上没有任何称谓,只镌刻着自己手书的3个汉字:赛珍珠。                                   

(选自《读者)2011年18期,有删节。)

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即使受到误会、曲解甚至人身攻击,赛珍珠也没有动摇“中国心”,因为她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属于中国。

 B.赛珍珠热爱中国农民的勇敢、勤劳、乐观而不依赖别人的帮助的精神品质,因而承担起“为民请命”的角色。

 C.在现在仍立在南京大学北园的西墙根旁的小洋楼的阁楼上,赛珍珠完成了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作品。

 D.赛珍珠是第一个把中国农民和西方人一视同仁的外国作家。这在当时充满偏见的时代,具有石破天惊的作用。

 E.虽然赛珍珠被称为“大地之女”,但是自1934年回美国直到去世,她再也没有踏上中国这片令她魂牵梦萦的故土。

16.赛珍珠对中国无与伦比的“倾情热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17.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赛珍珠在中国生活的40年间,哪些经历为她取得的卓越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77】收起 ︽

15、(1)C(3分)D(2分)E(1分)

{解析}C项表述过于绝对,遗漏“几乎”一词,使表意范围扩大;D项原文是说西方人对东亚充满偏见;E项原文中的语意转折并没有包括“1934年回到美国直到去世”的信息。

16(6分)、答对一点且表述准确得2分,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1)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长篇巨作《大地》以中国农民为题材(2)读大学时,籍贯填的是中国镇江 (3)墓碑上镌刻的是她自己三个手书的汉字“赛珍珠”(4)1972年申请访华被拒,她倍感遗憾但仍然对中国怀着无与伦比的思念

17(6分)、(答对一点且表述准确得2分,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1)四书五经的从师学习  (2)奶妈讲的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等口头文学的影响(3)广泛阅读中国小说并深入钻研《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4)深入中国民间,深入走访并与百姓交朋友

13
 

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2分)。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78】收起 ︽

答案示例: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14
 

根据语境,再仿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                                          

                                         。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79】收起 ︽

答案示例:一条小溪流不出浩瀚的江河,一颗星星映不出灿烂的星空.

15
 

下面各句中,哪些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更正。(3分)

    (1)小说《红粉佳人》有一段对话:我只是想请小姐到我府上作客几日,顺便一解我心中的疑惑而已。

    (2)某人女儿结婚,给同事送去请柬:令嫒xxxxx日结婚,xxx时于xx饭店举行婚宴,恭请届时光临。

    (3)xx日报》刊载一篇报道,文中说:记者曾三次光顾他的植物园,春天的姹紫嫣红与冬天的秀色可餐都领略到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80】收起 ︽

答:①“府上”改为“寒舍”②“令嫒”改为“小女”③“光顾”改为“来到”或“走进”。

16
 

根据下面的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6381】收起 ︽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关于我们  |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8  京ICP证07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