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浏览:398
  • 下载:0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在《科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声称从5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惟一的食物来源。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这种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使得蚂蚁与作物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和谐。研究者发现,一些近缘的不种植真菌的蚂蚁身上则没有腺窝,也没有寄生菌。

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生物学家们采用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2300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却能延续至今。

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C·R·居里解开了。居里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22种蚂蚁进行了仔细观察。他首先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一种名为Es-covopsis的霉菌感染,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其奥秘在于,雌蚁会排出寄生在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切叶蚁蘑菇园中那些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一发现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而且这种链霉素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真是一举两得。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人类所用的抗生素多次使用后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药效减弱,但蚂蚁所用的抗生素却并未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发现,蚂蚁身上的抗生素不但是蚂蚁赖以战胜自然环境的法宝,亦是人体必需的抗生素,今后应可仿此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更有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

1、下列对“真菌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或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腺窝,这些腺窝非常细小。

B、蚂蚁的腺窝里寄生着一种细菌,这些细菌能产生抗生素。

C、为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蚂蚁的每一个腺窝上都有一个小孔通向身体外部。

D、传播出的抗生素可杀死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确保蚂蚁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2、对“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Es—covopsis霉菌会危害蚂蚁的蘑菇农场,但切叶蚁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

B、雌蚁分泌出的链霉素活细菌除能消灭Es—covopsis霉菌外,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

C、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发现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将之消灭。

D、切叶蚁分群时,蚁后会将蘑菇菌种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研究人员发现,各种“真菌蚂蚁”的食物是一样的,都是靠种植同一种真菌类蘑菇来生存。

B、切叶蚁不换作物品种,是因为单一作物的种植方法产量高,轮作的不同作物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

C、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根据蚂蚁身上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特征,正准备着手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

D、人类现在使用的抗生素同蚂蚁所用抗生素的不同在于,长期使用,前者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后者却不会。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870】收起 ︽

1、C(原文无一个腺窝对应一个小孔的信息。)

2、B(能刺激蘑菇生长的是“链霉素”,而不是“活细菌”。)

3、D(A、“真菌蚂蚁”的食物是不一样的,原文是“不同’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惟一的食物源”;B、“很容易遭受虫害侵袭”的是“种植单一作物的方法”,    而不是“轮作”;C、原文语句是“今后应可仿此研发”,而未“正准备着手研发”)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

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

至德二载,思明、希德率高秀岩、牛廷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楼,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穴地颓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思明大骇,徙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乃阳约降。至期,以甲士守陴,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收清夷、横野等军。

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来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会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贷诸将罪。(节选自引《旧唐书·李光弼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众素狂            易:轻视

B.乃斩众以           徇:示众

C.乃民屋为探石车     彻:修补

D.彼嘉山之败        惩:忌惮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光弼用兵有谋略的一组是(   )(3分)

①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   ②光弼遣穴地颓之

③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   ④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⑤不如起军逼之            ⑥独光弼整众还太原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年幼即能读史书,具有良好的品行与节操,年轻从军,擅长骑马射箭。

B.他率兵入太原,侍御史崔众傲慢无礼,不按朝廷命令马上交付兵权,李光弼将其捉拿关押,并顶住压力将其斩首。

C.太原守卫战,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情况下,他镇定自若,力排众议,不死守城池,用灵活的战术击败敌人,成功解围。

D.围攻安庆绪一战,众将不听从李光弼的建议,即在敌我杀略大当状态下,李光弼尚能整军还太原,而其他众将溃不成军,皇帝降罪于众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思明为飞楼,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穴地颓之。 (4分)

                                                                                    

                                                                                  

(2)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 (6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871】收起 ︽

4.C(彻;拆毁。“彻”如解释为“修补”,则“彻民屋”与“为摞石车”之间无任何关系,不合情理。)

5.B(①表明李光弼的严厉与刚毅;④表明李光弼身先士卒的作风;⑥表明李光弼治军严。)

6.D(原文说“帝贷诸将罪”。)      

7.见“参考译文”中画线处。

【附文言文翻译】

李光弼年幼即有良好的节操和品行,擅长骑马射箭,能通读班固的《汉书》。年轻时即从军,严谨刚毅有大智谋,从左卫郎做起。

李光弼率领景城、河间兵马五千进入太原。这之前,节度使王承业政务松弛混乱;侍御史崔众主持太原军务,经常轻慢王承业,李光弼向来为此不平。到这时,皇帝下诏书命令崔众把军队交付李光弼。崔众一贯狂傲看不起他人,见到李光弼只是长揖而已,没有马上交出军队,李光弼很生气,将他抓住关押起来。恰好朝廷使者到了,授予崔众御史中丞。李光弼说:“崔众有罪,此前已关押,现在只杀侍御史。如果使者宣读皇帝的任命诏书,也要杀了新任命的御史中丞,”使者收起诏书不敢拿出来,于是李光弼杀了崔众示众,威震全军。

至德二年,史思明、蔡希德率高秀岩、牛廷蚧带领十万军队攻打李光弼。当时,精锐军队全部开赴北方,李光弼手下兵士不到一万人,众人建议加高城墙来守卫,李光弼说:“城墙周围四十里,叛军到了再整修它,白白地使我们的兵士和百姓疲顿。”于是拆毁民屋造摞石车,摞石车由两百人拉动,发射的石头砸到之处常数十人死伤,结果十分之二的叛军被砸死砸伤。史思明造飞楼车,用木板遮挡,在靠近城墙的地方筑土山,李光弼派人挖地洞使土山倒塌。史思明在城墙下欢宴,歌女戏子在戏台上戏辱奚落天子,李光弼派人挖地道抓获了他们。史思明非常惊恐,将主帅的营帐移走,远远离开,军队都选择地势纷纷后撤。李光弼又暗中在敌军营地边挖出深沟,预谋使敌军陷入其中,就假装约定投降。到约定时间,以精锐士兵守卫城上的矮墙,派遣副校将出城,好像送财物投降的人,史思明非常高兴。不久,叛军数千人陷入深沟中,城上守军擂鼓呐喊,精锐骑兵出城追逐敌军,俘虏、杀死敌人按万计算。史思明害怕失败,就率军离开了,只留下蔡希德进攻太原,李光弼派出敢死队与敌军搏击,杀敌七万人,蔡希德丢下粮草物资逃跑了。当初,叛军刚到,李光弼在城中一角安置营帐来休息,经过府门不看一眼。围困解除后,过了三晚才回家。后来,又收编清夷、横野等地的军队。

李光弼与九节度使将安庆绪围困在相州,大战邺西,击败他。李光弼与众将商议说:“史思明陈兵于魏州不来救援,是想让我军懈怠,我们不如起军逼近他。他忌惮于嘉山之败,不敢轻意出兵,那么安庆绪就可擒获了。”观军容使鱼朝恩坚持认为不可。不久史思明来救援,李光弼抵抗敌军,战斗特别尽力,杀戮掳掠敌军与自身伤亡大致相当。恰巧众将惊慌溃散,各自率军败退,到处抢劫掠夺,只有李光弼整治军队回到太原。皇帝宽恕了众将的罪责。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8.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5分)

                                                                               

                                                                               

                                                                                

9.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872】收起 ︽

8.①首联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②颔联和颈联写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③尾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写出感情2分,具体分析3分。)

9.(1)表现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移情,③拟人,④虚实结合。

(2)①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②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

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3)文天祥《过零丁洋》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873】收起 ︽

(1)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2)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3)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

傅小平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回顾杨绛先生的百年一生,她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默默当着“钱办主任”。

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傲。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钱钟书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来人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诚如钱钟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她还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800万人民币。

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

1958年,杨绛准备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就先找来国外的译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较了五种译本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差别很大。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就这样,在这一年,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学西班牙文。

两年后,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因为翻译《堂•吉诃德》,1986年10月,杨绛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

魅力: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在杨绛看来,所以含忍是为了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辨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她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更多来自于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她觉得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亡。她写喜剧,以笑声来作倔强的抗议。到了“文化大革命”,支撑她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这份坚定的信仰。“我确信,灾难性的‘文革’时间再长,也必以失败告终,这个被颠倒了的世界定会重新颠倒过来。”正是这种坚信,让她和钱钟书即使在不幸中,依然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虽以朴实的笔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粗线条的勾勒,但人物形象丰满,其低调、智性、坚韧等美德也得到突出的反映。

B.文章开头以排比的形式,通过别人的称赞和杨绛自我回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在读者纸上。

C.文章写拒绝别人的“苦差事”,由杨绛来做,她还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这反映出杨绛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

D.无论抗战时期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她之所以能够度过艰难和痛苦,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原因在于她对文化信仰,对人性信赖。

E.纵观整篇文章,作者以真挚动人的情感抒写出杨绛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表达出作者对杨绛的由衷敬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文章在写杨绛文学上成就时为什么要写杨绛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事?(6分)

(3)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句话在她身上有哪些体现?(6分)

(4)文章中说“含忍和自由是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874】收起 ︽

(1)A D(B“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在读者眼前”说法错误,C此事反映出杨绛愿为丈夫分担解忧,并不反映其“甘心生活在钱锺书的光环底下”, E“以真挚动人的情感”“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由衷敬仰”表达错误)

(2)①虽已蜚声文坛,但她仍在文学领域不断努力,②突出了杨绛在文学道路上的执著和上进的精神。③为了根据原著翻译,自学西班牙语两年,④从而突出了她作为一名作家对读者负责的态度。⑤翻译《堂•吉诃德》影响巨大并获奖,⑥从而突出其中外文学修养和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每点1分)

(3)简朴的生活表现在:①不惯于题字、赠书、出国访问②希望人们把自己忘记。③不喜交际应酬,只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每点1分)

高贵的灵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野心,有自知之明。②自己有突出的文学成就却毫不张扬,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③奉献爱心,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④美德高洁,无论在家庭诸事中还是国难中能够“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每点1分)

(4)同意这种观点。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含忍生活,却能够磨练心志,让自己的心灵自由,保其天真情怀;②含忍能够保护自我,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③含忍能够磨砺自我,奋发有为,这样才能够重获新生,获得自由。④杨绛成为百岁老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同意这种观点。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含忍生活,却压抑自我,束缚个性;②含忍生活,往往被人误解为孤芳自赏,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没有自由;③长时间的隐忍,看不到希望,容易让人丧失斗志,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东亚四强赛上,国足气冲斗牛,以3:0大比分大胜韩国足球队,打破了32年来逢韩必败的怪圈,令国人瞬间点燃对足球的热望。

B.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C.教授李大潜院士认为,应用数学要真正取得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有比较长的周期,所以校方和企业都要对此有耐心,不要趋利避害

D.安检人员目不交睫地盯着安检显示仪,突然一个画面定格在工作人员面前:一个包裹里藏有一支枪!机场方面立即将该包裹扣押并报警。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875】收起 ︽

A

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容易过去。

  趋利避害: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此处应改为“急功近利”

  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应为“目不转睛”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据新华社报道,韩国保健福祉家属部1月29日表示,国际人口科学联盟(IUSSP)28日在巴黎举行的董事会上,做出了将釜山选为第27届世界人口大会举办地。

B.由星光国际领衔出品的、打响09贺岁第一炮的古装传奇巨制《花木兰》,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太地区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1.1亿。

C.文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主要原因是没有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党性不强,私欲太盛造成的。希望全国政法干部引以为戒。

D.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7日在北京表示,即使大学生目前面临严峻就业形势,但大学仍需扩招,以此提高大学的毛入学率,进而提高全民教育水平。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876】收起 ︽

B

A项句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决定”;C项句式杂糅,把“造成的”去掉或者把“原因”去掉。D“即使”表假设,且与后面的“但”不搭配,应更换为表让步转折的关联词“尽管”等

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今全球通胀继续攀升,世界主要经济体必将联手干预市场、控制通货膨胀继续肆虐。                                            。因此,欧美各国都把压制原油价格过快上涨作为下半年工作的目标之一。

①如今这种危险已经蔓延到发达国家

②并加剧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③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负担加重、消费受到抑制

④美国政府也已感受到通胀导致的公众的不满和压力

⑤欧元区通胀率上升至2.7%,超过了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警戒线

⑥今年以来,不断高的油价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成长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①⑤④②⑥   C.⑥③①②④⑤  D.⑥③②①⑤④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877】收起 ︽

D

油价高企是通胀的根源,故⑥为首句。排除A、B选项。①中“这种危险”在③中有指代,故③一定在①前。②句紧承③句而来,所以应在①前。⑤④介绍的是发达国家所受的影响,应排在末尾。

9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一定的方位,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字数不得增减)。(5分)

成都平原地处川蜀腹地,北有青铜文化的三星堆奇观,东有龙泉桃花盛会的风景优美,更有西南石象湖闻名全川的白鹭之乡,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西有西岭雪山银光闪耀的气势恢宏,南有一代文豪的东坡故里三苏祠

改为: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878】收起 ︽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北有青铜文化的三星堆奇观,南有一代文豪的东坡故里三苏祠,西有银光闪耀的气势恢宏西岭雪山,东有风景优美的龙泉桃花会,西南更有闻名全川的白鹭之乡石象湖。

10
 

按要求仿写。要求:前后句式相同,修辞手法相同,语意贯通,内容有意蕴。(6分)

  宽阔的胸襟,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卓越追求;

  宽阔的胸襟,是                                           

  宽阔的胸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旷达;

  宽阔的胸襟,是                                               

  学会宽容,学会拥有宽阔的胸襟,你将发现人生的新天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879】收起 ︽

参考示例:宽阔的胸襟,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不凡气度;

  宽阔的胸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虚怀谦逊。

1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跟随齐白石学艺的过程中,生性聪慧的许麟庐渐渐得到了老师的真传,“东城齐白石”这个美誉让许麟庐非常得意并多少有些飘飘然,这时候白石老人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许麟庐牢记恩师的教诲,博采众长。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齐白石作画如写楷书。古朴凝重;许麟庐反其道而行之,以狂草笔法入画,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大写意画风。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880】收起 ︽

参考立意:

创新需要打破定势,突破传统、创新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既要“继承前人的传统”,又要发扬自己的特色、敢于创新等:盲目的创新往往会弄巧成拙。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关于我们  |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8  京ICP证07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