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立发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查语文

  • 浏览:549
  • 下载:0
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辜(gū)负    古刹(chà)    贫瘠(jǐ)   奇诡(guī)     茕(qióng)茕孑立

B.烙(lào)印     遣绻(quǎn)   憔悴(cuì)  悲怆(chuāng)  通渠(qú)大道   

C.坍圮(pǐ)      恪(kè)守     蝉蜕(tuì)   打夯(hāng)    亘(gèn)古不变

D.猝(cuì)然     锱(zī)珠     横槛(kǎn)   鼎铛(chēng)  不霁(qí)何虹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41】收起 ︽

 

2
 

阅读下列文学常识,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先秦儒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他主张“性善说”。《劝学》选自《荀子》。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的口号。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著名爱国词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慷慨悲壮,笔力雄健,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

D. 赋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苏轼首先开创了“文赋”,像《赤壁赋》《阿房宫赋》就是传颂千古的“文赋”。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42】收起 ︽

B   (A:荀子主张“性恶论”;C:辛弃疾南宋词人;D:《阿房宫赋》是唐代杜牧,非文赋。)

 

3
 

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 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 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 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荫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 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 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A.⑤④①②③    B.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⑤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43】收起 ︽

B   (通观全段,是写从车上所见,故句⑤是总领句,应放在段首,句③“白杨林”呼应句⑤中的“白杨夹道”,然后依次按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的顺序连接②④①。

4
 

下列每对诗句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3分)

A.柿叶翻红霜景楸  碧天如水倚红楼    

B.青云未得平行去  梦到江南身旅羁

C.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门月色新   

D.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明确】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44】收起 ︽

D   (对仗,词性相对)

 

5
 

.漫画《求职遭遇》启示是(      )(3分)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C.上善若水,大爱无声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45】收起 ︽

B   (简能、择善:选拔人才)

 

 

6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盛庸,不知何许人。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挥。建文初,以参将从耿炳文伐燕。李景隆代炳文,遂隶景隆麾下。二年四月,景隆败于白沟河,走济南。燕师随至,景隆复南走。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寻命为平燕将军,充总兵官。

时吴杰、平安守定州,庸驻德州,徐凯屯沧州,为犄角。是冬,燕兵袭沧州,破,擒凯。掠其辎重,进薄济宁。庸引兵屯东昌以邀之,背城而阵。燕王帅兵直前薄庸军左翼,不动。复冲中坚,庸开阵纵王入,围之数重。燕将硃能帅番骑来救,王乘间突围出。而燕军为火器所伤甚众,大将张玉死于阵。王独以百骑殿,退至馆陶。庸檄吴杰、平安自真定遮燕归路。明年正月,杰、平安战深不利,燕师始得归。是役也,燕精锐丧失几尽,庸军声大振,帝为享庙告捷。三月,燕兵复南出保定。庸营夹河。王将轻骑来觇,掠阵而过。庸遣千骑追之,为燕兵射却。及战,庸军列盾以进。王令步卒先攻,骑兵乘间驰入。庸麾军力战,斩其将谭渊。而硃能、张武等帅众殊死斗。王以劲骑贯阵与能合。庸部骁将庄得、皁旗张等俱战死。是日,燕军几败。明日复战,燕军东北,庸军西南,自辰至未,互胜负。两军皆疲,将士各坐息。复起战,忽东北风大起,飞尘蔽天。燕兵乘风大呼,左右横击。庸大败走还德州,自是气沮。已而燕将李远焚粮艘于沛县,庸军遂乏饷。明年,灵璧战败,平安等被执。庸独引军而南,列战舰淮南岸。燕将邱福等潜济,出庸后。庸不能支,退为守江计。燕兵渡淮,由盱眙陷扬州。庸御战于六合及浦子口,皆失利,都督陈瑄帅舟师降燕,燕兵遂渡江。庸仓卒聚海艘出高资港迎战,复败,军益溃散。

成祖入京师,庸以余众降,即命守淮安。

《明史·列传第三十二》

5.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遂景隆麾下                            隶:隶属      B. 燕王帅兵直前庸军左翼                            薄:靠近,接近

C. 庸军力战,                麾:旗帜      D. 燕将邱福等济,                                潜:秘密地

6.下列各组语句中,直接表述盛庸勇猛善战的一组是(3分)   (    )

①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   ②庸部骁将庄得、皁旗张等俱战死。

③庸麾军力战,斩其将谭渊。                 ④庸军西南,自辰至未,互胜负。两军皆疲

⑤庸不能支,退为守江计                       ⑥庸檄吴杰、平安自真定遮燕归路。

A.②④⑥               B.②③⑤    C. ③④⑤               D.①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建文二年七月,盛庸在夜间出兵击败燕军,乘胜收复德州,后来,盛庸战败,又退守德州。

B.在东昌之战中,燕王孤军冒进,被盛庸围困,幸好大将硃能、张玉带兵营救,燕王才脱困。

C.保定战斗的失利的原因是突然刮起的大风,让燕军有了可乘之机,直接导致盛庸军队的全线溃败。

D.燕军渡过淮河后,盛庸屡战屡败,直到成祖入南京,盛庸才带着残部投降。

8.翻译文中划线句。(10分)

(1)庸引兵屯东昌以邀之,背城而阵。(3分)

 

(2)燕兵乘风大呼,左右横击。庸大败走还德州。(3分)

 

(3)庸仓卒聚海艘出高资港迎战,复败,军益溃散。(4分)

 

【明确】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46】收起 ︽

【译文】

盛庸,不知道他是那里人.洪武年间,多次升官,官至都指挥.建文初年,以参将的身份随从耿炳文攻伐燕.后来李景隆取代耿炳文攻燕,于是他就隶属在李景隆的麾下.建文二年四月, 李景隆在白河沟兵败,逃到济南.燕军随后杀到, 李景隆再次向南方逃跑,盛庸与参政铁铉全力固守,燕军围困攻打了三个月都没有攻克.盛庸和铁铉乘夜出兵袭击,燕军大败,解除了围困.又乘胜收复德州。九月,论功行赏,被封为历城侯,俸禄千石。不久被任命为平燕将军,充总兵官。

这时, 吴杰、平安守定州, 盛庸驻守德州, 徐凯屯守沧州,为犄角之势。这年冬天,燕兵袭击沧州,攻破城池,生擒徐凯. 掠夺了他的辎重,接着进逼济宁。盛庸带兵驻扎在东昌以应战,背着城池列阵迎击燕军。燕王带兵径自接近盛庸军队的左翼,没有攻克。有命令燕军冲击盛庸军队中军,盛庸打开阵门任由燕王进入,盛庸把燕王围了好几层。燕将硃能带领番骑来救,燕王乘机突围逃出。而被火器击伤的燕军很多,大将张玉在阵中被击毙。燕王惟独带百骑殿后,退守到馆陶。盛庸传书要吴杰、平安在真定拦住燕军的归路。第二年正月,吴杰、平安攻战深州没有得手,燕师才得回师。在这次战斗中,燕军的精锐丧失殆尽,盛庸的军队声威大振,建文帝为他在庙告捷。三月,燕兵再次向南出兵进军保定。盛庸驻守夹河。燕王带领轻骑来观战,掠阵而过。庸派遣千骑追击燕王,被燕兵射杀退却。战斗开始,盛庸让军队拿者盾牌列队前进。燕王命令步兵先出击,骑兵乘机奔驰而入。盛庸指挥军队全力死战,斩杀了敌方的大将谭渊。硃能、张武等帅众殊死战斗。燕王以强劲的骑兵入阵与硃能会合。盛庸部下的骁将庄得、皁旗张等都战死。这一日,燕军几乎落败。明日又战,燕军在东北,庸军在西南,从辰时到未时,各有胜负。两军都很疲惫,将士都坐在地上休息。又起兵起再战,忽然东北风大起,飞尘蔽天。燕兵乘着风势大呼,左右横击。盛庸大败退回到德州,从这次以后士气不振。不久燕将李远在沛县焚烧了运送粮草 的船,庸军就缺乏粮草。第二年,在灵璧战败,平安等被俘虏。盛庸独自带兵向南,在淮南岸列舰迎战。燕将邱福等人潜暗中度过淮河,出现在盛庸的后方。盛庸独力难支,使用退守长江的计策。燕兵渡过淮河,从盱眙攻陷扬州。盛庸在六合和浦子口迎战,都失利了,都督陈瑄带领水军投降燕军,燕兵就渡过长江。庸短时间内召集海船从高资港出发迎战,又战败,军心溃乱涣散。

成祖入京师,盛庸带着残部投降,成祖让他守淮安。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4分)

 

(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47】收起 ︽

【明确】(2)①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运用“黯然”“别泪”“去国”“投荒”“相思”等

【诗词翻译、背景介绍】

翻译:⑴宗一:柳宗元从弟,生平事迹不详。

⑵零落:本指花、叶凋零飘落,此处用以自比遭贬漂泊。黯然:形容别时心绪暗淡伤感。

⑶双:指宗元和宗一。越江:唐汝询《唐诗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详所指,疑即柳州诸江也。按柳州乃百越地。”即粤江,这里指柳江。

⑷去国:离开国都长安。六千里:《通典·州郡十四》:“(柳州)去西京五千二百七十里。”极言贬所离京城之远。

⑸万死:指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投荒:贬逐到偏僻边远的地区。

⑹桂岭:五岭之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岭。《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七《岭南道贺州》载有桂岭县:“桂岭在县东十五里。”瘴(zhàng):旧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这里指分别时柳州的景色。

⑺荆、郢(yǐng):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百家注柳集》引孙汝听曰:“荆、郢,宗一将游之处。”何焯《义门读书记》曰:“《韩非子》: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得相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路即迷。落句正用其意。”

赏析: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起势迅拔奇突,悲情无限,有极大的感染力。在二弟宗直暴病身亡之后,大弟宗一又要北适湘鄂之地安家,作者经不起这样大的打击,故曰“残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却又加“倍”,其中自有贬谪之苦,孤寂之意。此刻兄弟泣别,双双垂泪,虽为人之常情,却另有深意:诗人在极度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需要亲情友情支撑他那即将崩溃的精神世界,然而贬谪以来,亲人相继弃世,此时宗一又要北去,诗人更觉形单影只,愁苦无依。这两句诗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

第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一抑一扬,蕴愁其中:由于桂岭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以后兄弟相见恐怕就非常不易了。因而在这稍见亮色的描述中先笼罩了一层哀愁,十分巧妙地为尾联的表情达意伏下一笔。

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带的烟树。“烟”字颇能传出梦境之神。诗人说此后的“相思梦”在“郢树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具有浓郁的诗味。古往今来,这“郢树烟”似的幻象使失意的迁客骚人趋之若鹜,常愿眠而不醒;但又让所有的失意者无一例外地大失所望。这“烟”字确实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惝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实际上,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让人“思而得之”罢了。柳宗元被贬的十二年,死的机会确实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灾,差一点被烧死。诗人用“万死”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这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令人愤慨的。这两句,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的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确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

背景: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春夏之交。韩醇《诂训柳集》卷四十二:“‘万死投荒十二年’,自永贞元年(805)乙酉至元和十一年(816)丙申也。诗是年春作。”柳宗元再贬柳州时,他的从弟柳宗直和柳宗一也随同前往。宗直到柳州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柳宗元伤悼不已,为其撰《志从父弟宗直殡》。亲人中,除了从弟宗直,老母卢氏、爱妻杨氏、娇女和娘等都相继弃世。柳宗一住了一段时间,约半年以后又要离开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诗人十余年来充满坎坷和不平,历尽艰辛和磨难,惊魂零落。亲人离散,同来的两从弟一死一别,让他不禁甚感凄然。

 

 

 

8
 

名句名篇默写(10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丝竹之乱耳,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射者中,奕者胜,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5)_______________,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6)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8)管弦呕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48】收起 ︽

 

9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橱窗里的幸福

【意大利】莫拉维亚

(1)每天傍晚时分,退休的老公务员米隆内就带上体态肥胖的老伴儿埃尔米妮,以及已是青春年华但心情忧郁、脸色苍白的女儿乔万娜,到大街上去遛达。

(2)一家三口随着埃尔米妮笨重、蹒跚的步子,从他们居住的自由广场出发,沿着长长的里安佐大街的人行道慢慢悠悠逛去,认真地欣赏每一家商店的橱窗。踱到复兴广场,便转向对面的人行道,仍然很仔细地观赏着商店的橱窗,折回到自由广场。

(3)这样的散步每次大约持续2小时,回到家恰好是晚饭时间。对于经济拮据、久已未有福分进电影院和咖啡店的米隆内一家来说,这种散步委实是他们生活中的唯一乐趣。

(4)有一天像往常那样,他们沿着里安佐大街遛达。快走到复兴广场时,他们的注意力不约而同地被一家新开张的商店吸引住了。奇怪!这儿昨天分明还是一片尘上飞扬的破木栅,而今橱窗里射出炫目的光辉,使人难以瞧清楚陈列的商品。三人忙走几步,一言不发,在这家商店橱窗前摆下了半圆形的阵势。

(5)现在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出售的商品了——幸福。和世上所有人一样,米隆内一家对这种货物闻名已久,却至今未有缘真正见过。

(6)万万没有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在这家商店里,人人都可随意买到幸福了,好像买皮鞋、锅碗一样平常方便。米隆内一家三口在橱窗前伫立时流露出痴痴呆呆的神情,这确实是不难理解的。

(7)这家商店宽敞的玻璃橱窗,四周用华丽的大理石镶边,闪烁出异样的光彩;招牌、柜台是最摩登式样,所有的内部装饰都亮闪闪的。在橱窗里边,幸福犹如无数复活节的鸡蛋,花色繁多,品种齐全;每一只幸福的样品都附着精致的标签,上面用优雅的笔迹标明售价。

(8)终于,米隆内老头用长辈的口气,说:“唉,我……无论如何没有想到……”

(9)“为什么,爸爸?”女儿幼稚地问。

(10)老头儿有点生气了说道:“多少年了,我们听人说,意大利没有幸福,幸福在我们这儿供不应求,从国外进口又贵得要命……现在却突然开了一家专门出售幸福的商店。”

(11)“也许是发现了新的幸福产地。”女儿说。

(12)“什么新的产地?在哪里?”老头发火了,“不是一直向我们宣传什么意大利地下资源贫乏吗?没有石油,没有铁矿,没有煤炭,没有幸福……不,这样的事情瞒不了人的。你想想,要真是那样,报纸不早就吹开了。不,这一定是外国货。”

(13)“不过,”母亲温和地说,“这有什么不好呢?他们那里的幸福太多,而我们一点也没有,所以向我们输出……不是很平常的事吗?”

(14)老头子愤怒地耸了耸肩膀:“女人家的浅薄之见……如今大家在饿肚子……粮食是最急需的东西……不,太太,不能这样,才积累了这么一星半点的外汇,却糟蹋掉去换这种商品!”

(15)“可是幸福我们也需要啊。”女儿从旁提醒,“我多想买一个小小的幸福。”

(16)“走!”老头阴沉而又坚决地说道。

(17)埃尔米妮和乔万娜驯服地迈动了脚步。

(18)“乔万娜,我实在没有料到,你竟会这样放肆。”

(19)“为什么?爸爸。”

(20)“你也知道,像幸福这类货只有投机商人、大亨、百万富翁才买得起,一个小小的公务员无力也不该贪图幸福。你说你想买一个,这证明你至少是太无知了。再说,我们的房子是花钱租的,退休金总是到下月初才能领到。而你……唉!你一点儿也不知道体贴我,丝毫不懂人情世故。”

(21)女儿的眼睛慢慢润湿起来。母亲开始为女儿打抱不平:

(22)“你瞧,你这是干什么?你老是伤她的心。她年纪轻轻的,什么世面都没见过,想买个幸福,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23)“自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可她的爸爸没有幸福也对付着过了一辈子,她没有幸福也照样能活下去。”

(24)他们走到了复兴广场。老头子一反惯例,硬要顺着原来的人行道走回去。再一次踱到幸福商店跟前的时候,他停了下来,久久地盯视着橱窗,然后断然说道:

(25)“你们可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是假冒的商品!”

(26)“我昨天刚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是最小号的幸福在美国,价值数百美元……在这儿用这样低贱的价格出售,怎么可能呢?光运费也比这贵上好几倍。这是假的幸福,人造货,一点儿也不错。”

(27)“可是许多人都在购买。”母亲怯生生地说。

(28)“世上有什么东西不能拿来做买卖?买到家里过几天,他们就会后悔的。”

(29)散步在继续。乔万娜在悲伤地哽咽,可是她心里仍然坚持着:她需要幸福,纵然它是假的。                                                    (有删改)

作家简介。阿尔贝托•莫拉维亚(1907-1990)是意大利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他以写实的笔法,通过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平常故事,揭示社会问题,触到了人的心灵深处。他的作品在意大利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1.小说一开始就叙写米隆内一家 三口每天傍晚时分到大街上去遛达,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12.小说第7段对幸福橱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主要作用?(4分)

 

13.小说的结尾部分,叙写了米隆内老头“一反惯例”的行为,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6分)

 

14.“橱窗里的幸福”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49】收起 ︽

11. 12. 13. 14.

10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用“纯净的眼光”看世界

① 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教材古诗词“瘦身”,但谁都不敢放言要把古诗词赶出教材。争来争去,无非是个“量”的问题。那么,现代人要读多少古诗词才算合适?这个话题恐怕先要弄明白“读古诗词有啥好处”。

② 有位网友所言极是:“文言文虽不适合生活,但在写作上微言大义,意境悠远,往往超越字面本身,引人遐想。现在的白话文虽然口语化,更贴近生活,却没了汉语的优雅和精确。”前些时候,一首英文金曲被译成文言文走红网络,歌词成了“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等之乎者也,大概就是这种失落情绪的宣泄。点赞的网友说“突然有种想学好文言文的冲动”。

③ 多读些,“技多不压身”,至少不会被忽悠。像“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这等“古体诗词”,是否真如某位大家所说“亦属绝唱,已属绝伦”?“陈独秀孙逸仙,国共合作……”美其名曰“辞赋体”,算得上“世无孤品”吗?不用“熟读唐诗三百首”,只需课本多留几篇古诗词,想来连小学生也能念出个所以然。可悲的是,某些传统断根已久,心灵无从浸润的现代人连“照妖镜”都不会用,连“画皮”都看不出。

④ 93岁高龄的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自幼博学强记,和许多老一代学人一样,他始终相信“背”是做学问的重要方法,但教人读书并不主张一味贪多,要求学生读《古文观止》,在《国语》《左传》《战国策》三者之中各选两篇精读,读到能背诵,其余的能读能解即可。西汉文精读《报任少卿书》等篇,骈体文只要读熟《滕王阁序》一篇,韩柳文章只精读《柳子厚墓志铭》即可。

⑤ 余秋雨说:“古人学富五车,其实算起来没有现在的一本书容量多,但他们可以在山下、水边静静地思考。”想要给“读多少古诗词才算够”一个准数,怕是永远都找不着答案。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必要学习古诗人,像他们一样用“纯净的眼光”看世界。

(摘编自9月16日《福建日报》,原题为《学古代诗人用纯净的眼光看世界》)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6.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划线句如何理解?(6分)

 

17.请结合全文说说现代人如何才能具备“纯净的眼光”? (6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50】收起 ︽

15.

16.

17.

11
 

作文(7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人们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也许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51】收起 ︽

【评讲参考】

    审题——

首先是找到关键词,弄清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这材料中有两个关键词:“阴暗的角落”与“灿烂的光芒”。角落是指两堵墙或类似墙的东西相接之处的凹角。角落比较偏僻,比较隐蔽,不容易发现,由此可以引申为比较偏僻的地方,不受重视的人或物等。明媚是指景物鲜明可爱、明亮动人,可以引申为内心充满阳光,心灵美好,品质高尚等。    两个关键词缺一不可,但题目是一个偏正型短语,应突出修饰限制部分。行文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灿烂的光芒”,可以表述为:虽然是角落,但有光芒。  

   具体立意参考如下:

(1)写一个地方。可写某一地方地处偏僻,经济不发达,但有着淳朴的民风、古典的气息、美丽的传说。或是某位名人的故乡,可以称为明媚的角落;也可写某个荒凉偏远的地方,因某人的出现,或某件事的发生,或某项政策的实施,从而变得美丽富饶。  

(2)写一个人或一类人。可虚实结合,写某人处在角落,不受人重视,但他有着纯洁的心灵、美好的品质,或写他经过个人努力取得了骄人成绩,都可以称为明媚的角落。也可写一类人,如下岗工人、清洁工等不受人重视的边缘人群,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可以称作明媚的角落。 

    (3)写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如某人内心世界孤寂消极,因某一个人的出现或一件事的发生而变得充满阳光,活泼开朗起来,他的内心变成了明媚的角落。 

(4)编写历史故事。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官场失意,被贬到偏远的地区,但他们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开朗乐观,有所作为,造福一方,给偏远的地方带来明媚的阳光。   

可写的角度很多,如同学们可写城中的一角——书店,家中的一角——书桌,它们都可看作是明媚的角落。  写记叙文或叙事性散文,通过写人记事,突出角落的“灿烂的光芒”。

 

范文——

城市的角落

  白露刚过,中秋已近在眼前。浓郁的秋意、喜庆的气息瞬间填满了整个空气。我摇下车窗,秋风拂来,凉飕飕的,拂起了我心中的急切。此刻,我恨不得插上风的翅膀飞扬,飞向城市的一个角落,飞向她身边,飞向那颗寂寞的心。

  她是爸爸的奶奶,是个地地道道的裹小脚、旧式的童养媳。老太太一手把儿孙们带大,老来晚景却颇为凄凉。好在还有老爸惦记着她,不时去看望,似乎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

  初见她那会儿我还小,是在爸爸为她开办的寿宴上。亲戚们从四方赶来贺寿,席间自是交流热烈,不外是股市涨跌、谁家孩子用功、房产变动等等,听得我云里雾里。妈妈拉了拉我,顺着妈妈的视线我看向了那个“主角”,她身着红棉袄,静静地坐在上位,两眼茫然地看着前方,对周围的一切似乎浑然不觉,就好像是个被供奉着的佛龛。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中不免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馨怡,我们去陪陪她。 ”随妈妈走到她面前,简单做了介绍,一提及爸爸的名字,她那双暗如死灰的眸倏地亮起。整个宴会,我们都陪着她聊天,她一直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好疼好疼,却又感到好温暖好温暖。

  记忆中她只会不断地和我说,要听话,要一家和睦,仿佛她对自己被亲人抛弃一点也不在意,一味地求佛保佑我们。后来因学业日紧,渐渐地我几乎忘记了她。时隔多年,我已是高中生。这次中秋,妈妈提议去看她,藏在记忆深处的回忆重新涌现,我一口答应,心中欢喜却也内疚。

  车缓缓驶入了小区深处,周围分外安静,散发着清冷的气息。我随着爸妈走向一栋矮楼。院子里,老人们零散地坐着,都抬了头看,似乎吃惊这里来了客。来到三楼,爸爸推开了一间屋子。里面静静的,五张床铺空荡荡的,角落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缩在椅子里。 “奶奶,我们来看你了。 ”她睁大混浊的眼,攥着爸爸的手,又打又哭。我的心顿时翻江倒海,眼睛顿时红了。“老太太……”我控制着情绪,颤抖着问候,等待着她下一刻像以往一样抓着我的手。然而她却不觉,只是专注地望着爸爸。接着拉着爸妈往床铺内挪了挪,放轻了声说话,仿佛我是一个陌生人。

  外面的秋风不免使我打了个哆嗦,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她不记得我了!她忘记我了!抬起头,望着落叶飞旋而下,孤零零地落地。心中瞬间涌起了一种被遗弃的失落感, “馨怡!馨怡!”多么熟悉的声音!转身,我的手臂已被紧紧攥住,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力道,熟悉的温暖。老太太的眼眶此刻通红,摇着我的手臂。“乖乖,你长大了,出落成大姑娘了!我认不出你了,认不出你了……”我回握住她的手,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不知是委屈还是自责,泪水夺眶而出。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一种感觉,那种当爱被抛弃在角落的感觉,那种失落与无助!

夕阳西下,车子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 “爸爸,不如我们留下来陪太太过完中秋,迟点再走吧。”走到车前的那一刻,我突然止住,爸妈相视而笑。

那一晚,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轮满月。

 【简评】作者选取的是个沉重的社会话题,读来沉重却并不沉痛,体现出作者视角的独特和较强的情绪把控力。“我”的建议和父母的微笑,给全文点染出一团亮色,设计精巧。取题 “角落”体现出作者良苦的用心,结尾画龙点睛,意味隽永。

 

明媚的角落

午后的阳光依旧是那么的明媚,抬眼望去便是几个光圈绽现在眼前,逼得人睁不开眼。我用手摭了摭白阳,仔细端摩着四周:花儿娇鲜欲滴,草儿青葱得可爱,花的浓艳和草的澄澈本是互相排斥怎么也不能够互融,但在阳光的调和下显得这样的组合本就像自然界中肯定有绿色的存在一样理所应当。

   但我却突然感觉这一和谐明媚的画面少了点什么,也许只是错觉,但是我却不由地寻找起来,寻找那恰好能填补这一片空白的美丽事物。

  小桥流水,古亭飞檐,江波流上一叶舟这自没有的,在这狭小有限的空间内我也只是漫无目的的寻找着,只是心里一直有一种直觉:那美丽的事物并不像这般的阳光灿烂,而是一种更独特,更高尚的……

     在不知不觉中,我便踏着一些很细碎的阳光来到了一个有些偏僻,甚至可以说是阴暗的地方。所踩之处也不再是钢筋水泥而是浑然天成的泥土,但是我竟从这嗅到了一股更为阳光的味道,暖暖的很充实,也便是它将我引入了阳光所到之处更少的地方。我四处看了看,吸引我视线的便是那万黑丛中一点绿了。我原以为那是几根被风带来的断了根的草叶,因为它一直缩在两块石头间的角落使我没有看真切。近看才了然,这才是刚长出来的鲜草呢,嫩嫩的,绿绿的,像婴儿的脸,让我忍不住想去抚摸。但随后我便震惊了,我一直以为草是很脆弱的,稍稍一踩踏便蔫了也便再也直不起来,一直以为它是弱不经风的,稍有一点风波便东倒西歪,原以为……可是事实,眼前这株挺过石间的贫瘠与干裂之苦生根发芽成活的草儿,这株没有什么阳光却依然活得很精彩的草儿证明我错了,它的柔嫩与葱绿,它的坚强与乐观无不证明着它是坚强的化身,它配得上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去赞美,它是真真正正可以称得上为阳光,明媚……

   那株草儿正是我所寻之物,它不是美丽绝伦的反之是有些平凡的,但它不同于阳光照耀下的表面明媚而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摄人心魂的高尚魅力,它的坚强让简简单单变得不再简单,它的坚强化为它的光芒,明媚了这个角落。

【简评】借物寓意,作者以寻找“那万黑丛中一点绿”的角落,以我的“震惊”赞美了这一角落中的草的坚强与乐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描写、抒情、议论在记叙中融为一体,语意深刻。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关于我们  |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8  京ICP证07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