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惠安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浏览:587
  • 下载:0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10分)

(01)问征夫以前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2)                         ,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3)景翳翳以将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4)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5)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06)                         ,穷岛屿之萦回。(王勃《滕王阁序》)

(07)嗟夫!时运不齐,                       。(王勃《滕王阁序》)

(08)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09)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10)                           ,谨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08】收起 ︽

(01)恨晨光之熹微;(02)引壶觞以自酌;(03)抚孤松而盘桓;(04)登东皋以舒啸;(05)响穷彭蠡之滨;(06)鹤汀凫渚;(07)命途多舛;(08)宠命优渥;(0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0)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臣孤弱      矜愚诚      B.年四岁      九岁不

C.门衰祚      日西山      D.臣郎中      表以闻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夙遭闵凶       审容膝之易        B.臣少多疾病     三江而五湖

C.臣具以表     眄庭柯以颜        D.则刘病笃     击三千里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慈父背    所赖君子机        B.诏书下    乃今以久

C.急星火    将有事西畴        D.臣进退    悟以往不谏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2分)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2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09】收起 ︽

2.A(A.悯:悲痛、怜惜;B.行:经历/走路;C.薄:浅薄/迫近、靠近;D.拜:授官、任命/奉上,献上。)

3.D(D.日:名作状:一天天/水:名作状,在水面;A.闵凶:形作名,忧患不幸的事/安:形容词使动,使……安乐;B.疾病:名作动,生病/襟、带:名词意动,以…为衣襟,以…为带;C.闻:动词使动,使……听闻/怡:形容词使动,使……愉快。)

4.D(D.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洞察、预见;B.特:特地/独;C.于:介词,表比较/介词,在。)

5.(1)答:我凭借卑贱低微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以:表凭借,1分;微贱:形作名,1分;当:担当,1分。扣完为止。)

(2)答: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情感,但申诉不被允许。(苟:姑且,1分;告诉:申诉,1分;不许:被动,1分。扣完为止。)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问说(节选)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切磋,所谓交相问难,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学无以疑      致:招引、求得      B.有道而正也      就:接近、靠近

C.问焉以切磋      资:凭借、借助      D.问而明辨之      审:明白、知道

7.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的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多问于寡也     农人告余以春及     B.事之至难解者         而莫之夭阏者

C.不能问宜也       今臣亡国贱俘       D.不为愚人之所知也     而刘夙婴疾病

8.下列各句都能体现勤问的重要性的一组是(     )(3分)

①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②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③《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④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

⑤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      ⑥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⑦智者千虚,必有一失            ⑧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A.①②③⑧      B.①③⑦⑧      C.②④⑤⑥      D.②③⑦⑧

9.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3分)

(2)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3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10】收起 ︽

    6.D(审:详细。《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B(B.“中心语+之+定语+者”,定语后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A.介词“于”、“以”,状语后置句;C.判断句;D.被动句,为……所,婴:被缠绕。)

8.A(④⑤⑥是作者所要批评今人问的三种不良动机。⑦说的是问的原因。)

9.(1)答:(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请教。(于:表比较,状语后置,1分;忌:妒忌,1分;焉:兼词,于之,状语后置1分。)

(2)答:孔文子不把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当作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耻:意动用法,把……当作耻辱,1分;下:方位名词作状语,1分;贤:意动用法,认为……道德学问高,1分。)

【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请教;(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那么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那些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真理不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孔文子不把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当作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会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秦楼月  向子諲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諲就生活在这个时期。②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

(1)“晓风残月”移用了柳永的名句,意象虽同,但所表现的情感内涵却已有别。请就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2分)

(2)这首词的上阕在抒情的手法方式运用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11】收起 ︽

(1)柳永《雨霖铃》中表现的是离别的愁苦(凄清、孤寂之情。),(1分)而本词中表现的是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故国之思(哀怨、悲痛之情)。(1分)

(2)“故园目断伤心切”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1分)直接表达了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却不可见的悲伤痛苦之情;(1分)“无边烟水,无穷山色”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1分)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表达了诗人满腹的惆怅和悠远的悲伤。(1分)

【参考鉴赏】全诗结构分上下两阕,词意可分三层。

起首“芳菲歇”三字,写春光消逝景象,似实而虚。因为词人并非吟咏节序,抒发一般的伤春伤别情怀,所以下面不再展开对景色的描绘。当此春末夏初时节,萦绕词人心间的是什么呢?是“故园目断伤心切”。这句中“故园”可作家乡解,但向子諲家江西临江,并未沦落于金人之手,这里显然是指失去的国土。词人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不可见,对于一个胸怀爱国之情的南渡词人来说,怎能不悲伤痛苦呢?这一句,是词人内心感情的直捷表露。但如果任凭感情的驱使,沿此思路写下去,就未免有一泻无余之病了。词是吟咏性惰的,但最好是诉诸具体的事物。至此,词人笔锋一转,由直而曲,欲吐又休,不言情而转写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词人眼中所见,唯有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这一景象,既是“故园目断”含义的丰富和扩展,又使“伤心切”这一心理活动形象化;同时,无边无际的自然山水,又恰到好处地隐隐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地情感的悠远的惆怅。所以,读至此,我们简直分不清词人是写景呢,还是抒情。景与情合,情以景生,情景交融,“悲喜亦于物显”(王夫之语),正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的妙处。

下阕“可堪”二字,是不能堪的意思。此乃词人着意用力之笔,正是这两字把上阕“故园目断伤心切”的感情向前深化了。词人为何春末夏初时节思念故国呢?因为是“更近乾龙节”。《易·乾》:“九五,飞龙天。”乾卦以龙取象,所以古人便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是北宋钦宗赵恒的生日。据《宋史·礼志》记载:“靖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太宰徐处仁等表请为乾龙节。”从记载中可以想见当年此日,朝廷中群臣为皇帝祝寿,钦宗赐宴,好一派隆重的寿宴的盛况!而今又是四月,乾龙节又将近,然而此时却是神州板荡,山河易主。词人抚今追昔,怎能忍受得了如此巨变呢?于是万千感触,化为使人不忍卒读的词句:“眼中泪尽空啼血。”这一句,哀怨悲凉,撼人心魄。向子諲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将领。高宗建炎四年(1130)金兵大举南下,一路杀奔江西、湖南。此时向子諲正潭州(今长沙)知州任上,有人建议暂避敌锋,他大呼曰:“是何言之不忠也!使向之诸郡有一二能为国家守,敌其至此耶?朝廷使我守此潘也,委而去之,非义矣!”(见汪应辰《向公墓志铭》、胡宏《向侍郎行状》)他亲率军民血战数日,终因实力不济而城破。事后,他的好友陈与义赠诗,诗中赞曰“柱天勋业须君了”(《题向伯恭过峡图》)。然而词人想当如今家亡国破,君辱臣耻,却又回天无力,胸中不禁充塞着极度的愤恨和悲哀。这样深沉难遣的感情郁积胸中,实非“眼中泪尽空啼血”一句不能尽之了。

紧接着,词人由人的“空啼血”联想到自然界的子规,感情又进一层。按《秦楼月》词调的要求,“空啼血”是承上句而来,并非是语句的简单重复,而用以引起以下句意。词人因情设景,以“子规声外,晓风残月”这样凄厉萧索的意境结束全词。子规即杜鹃鸟。子规啼血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山甫《闻子规》:“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枝。”“晓风残月”,是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名句。这首词虽是移用,但词人显然对”杜鹃啼血“内涵进行了改造。本词中它表现的已不是离别的愁苦,而是因国破家亡而生的故国之思了。”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是因情而设景,也就是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它以丰富的内蕴,传达出词人心中的无限哀怨,撞击着读者的心扉。

全词感情真挚,情景交融,但忠愤有余而少豪放之气。

5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李傕、郭汜等人赶走吕布,并杀了王允之后,下令追寻董卓尸首,选择吉日,迁葬于郿坞。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

B.关羽前往古城会见张飞,张飞以为关羽负义投降曹操,一见面就要决一死战。关羽斩了蔡阳,方才消除误会。两人前往袁绍军中与刘备会面,途中正好先遇见赵云,告知刘备也已从袁绍军中脱身。于是,两人回到古城与刘备会合,最终得以重逢。

C.曹操看出粮船有诈,赶紧逃跑。大风刮起,黄盖带领诈降船只,乘机放火,火船顺风而下,曹军战船顿时一片火海,阵营大乱。火借风势,一直烧到岸上大营,曹军全面溃败。曹操被张辽救上小船,得以逃脱。而军营、战船火焰腾空,大势已去。

D.周瑜设计在甘露寺招亲,试图软禁刘备。吴国太起初对孙权行美人计不满,但见了刘备后,甚合心意,大喜,以为“真吾婿也!”但孙权却一意孤行,刘备便哀求乔国老。乔国老为刘备禀告吴国太,令作护持,因此刘备和孙夫人得以在甘露寺完婚。

E.马超到曹军营寨前搦战,许褚单搦马超来日决战。次日,两军出营布阵。许褚与马超斗了两个一百多回合后,依旧不分胜负。许褚性起,卸甲赤体提刀,来与马超厮杀,直到两人弃刀断枪,在马上乱打。后来两军混杀,曹兵大乱,许褚臂中两箭。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12】收起 ︽

BC

B.张飞、关羽先遇上从袁绍军中脱身的刘备,取道卧牛山回古城途中才遇见赵云;C.不是曹操看出,而是程昱看出。不是赶紧逃跑,是派人阻止。

6
 

填空题。(3分)

曹操三江口兵败往彝陵而走,在乌林之西、宜都之北,一笑惹出          ;走南彝陵至葫芦口二笑惹出          ;走华容道小路,三笑惹出关云长。曹操脱险后却捶胸大哭,他哭的是          。(以上三处填写人名)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13】收起 ︽

赵云(赵子龙)、张飞(张翼德)、郭嘉(郭奉孝)。

7
 

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后人有诗曰:“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怆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请简述这首诗歌所叙述的事件。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14】收起 ︽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1分)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1分)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1分)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1分)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1分)

8
 

文化经典阅读(6分)

(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注] 几:婉转。

14.孔子认为“孝”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请结合(1)(2)两则材料,简要分析孔子对“孝”的主张。(3分)

15.请结合(3)(4)两则材料,分析孔子关于“孝”的具体做法。(3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15】收起 ︽

14.①“敬”。②孔子所提倡的孝不仅要从形式上侍奉赡养父母,③更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孔子认为,①子女要从内心深处尊敬、关怀父母。②一方面不能逆他们的意(规劝父母,要言辞婉转,即便父母不听不能心存怨恨),③另一方面要时刻关心他们的身体。(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1)子游问怎么做才是尽孝。孔子说:“现在人们认为的孝,是能养活父母。(其实,)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假如对父母不敬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2)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3)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4)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8题。

高手  刘学林

①孔老四十岁当上处长,快六十了还是处长。自觉政绩不错。孔老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惟一的癖好是饭后茶余到街心花园观棋。观而不弈,无胜无败,无喜无怒。时间久了,棋盘上的各种高招绝技、阴谋杀机、圈套陷阱,尽皆谙熟。有时给失利者指点几步,无不反败为胜。于是,会聚在这里的棋迷们都尊他为高手。

②一天晚饭后,孔老摇一把雁翎扇,悠悠然来到街心花园。一群人重重叠叠围成浑厚的一圈,伸长脖子如长颈鹿一般。孔老凑上,目光如锥竟插不进去。他拍拍一小伙子肩膀,问:“谁和谁?”小伙子扭头一看,大喜,松出一口气,说:“这下好了,孔老来了。”众人一听,都如身释重负一般,忙两边让开。孔老趋前,见是本土棋王老钟正和一面生的中年汉子对弈。老钟执红子,中年汉子执绿子。红帅已被兵困皇城,虽不一招即死,却也命在旦夕。故老钟眉头锁紧,目光凝结棋盘;中年汉子坦然自若,左手心玩健身球一样玩着两枚棋子,极熟练。孔老手摇羽扇,观透棋局,从旁支招格斗两三回合,红帅之围遂解。之后又点拔两步,老钟竟然赢了中年汉子。

③中年汉子手中依然玩着两枚棋子,对孔老挑战地一笑,说:“我想向这位老同志请教一局。”“是我多嘴了。”孔老歉意一笑,又谦虚说,“对不起,我向来不下棋。”中年汉子说:“您刚才几步够绝的,怎么说向来不下棋呢?”孔老说:“我是向来不下棋。”中年汉子咄咄逼人:“那就请老先生破例赐教了。”孔老执意谦让,众人早已不平,纷纷怂恿:“孔老,您就和他下一局。”孔老说:“不下不下。”然而众人早已替他摆好棋子,不由分说簇拥他坐在中年汉子对面。“晚辈就先走了。”中年汉子说着已执绿子架起当头炮。孔老迫不得已,只好上马为应。才走几步,已觉局促如辕中驹,继之破绽屡出,先丢一炮,再折一车,不到十分钟,红帅已受靖康之辱。众人还以为孔老欲擒故纵,先礼后兵,就有人说:“好汉不赢前三局。”可是孔老此时却已面如死灰,汗出如豆,艰难一笑如哭,起身踉跄就走。

④回到家中,孔老很是沮丧。心想:我观那人棋艺并不算高明,我略加指点老钟,老钟便赢了他,可我亲自下场怎么会惨败如此呢?夜不成眠,静卧繁思,忽然大彻大悟,心明如镜。转天毅然写了退休报告。然后离开闹市,搬到市郊上街镇居住。

⑤依然爱观棋,不论在什么场合见到有人下棋必驻足观之。

⑥不觉十年,孔老越加出神入化,偶尔给人点拨几步,对方不论是怎样高手,必败无疑。但绝不与人对弈。上街镇的象棋爱好者都把他奉为棋仙。这日,省青年象棋冠军到镇俱乐部辅导象棋,孔老自然前去观看。冠军名叫寇克,年轻有为又虚心好学。寇克和一青年表演赛时,孔老拈须站在青年身后。当青年处于困境时,孔老只说了一步棋就令寇克惊羡佩服之至,忙恭聆尊姓大名。孔老含笑不答,飘然而去。寇克问那青年,青年说大家都称老人棋仙,并不知老人名字。寇克怎肯放过这样好的机遇,打听到孔老住处,备下厚礼,登门请求赐教一局。孔老笑容可掬地一口回绝。寇克不肯罢休,学技心切,长跪不起。孔老无奈,叹一口气说:“你若心诚,三日后再来。”

⑦好不容易熬过三日,寇克急急登门。大门紧锁,久叩不开。问邻居,说孔老已经搬家。问搬到了何处,邻居摇头一笑,关上房门。寇克怅然痛惜,连说:“异人,异人!”孔老隔窗看寇克走远,拈须而笑。

16.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众人明知孔老只观棋而不对弈,却又纷纷怂恿孔老应战,其中含有着为本土争气的因素,又有一观孔老棋艺的心思。

B.孔老输棋众人以为是欲擒故纵、先礼后兵,孔老却面如死灰、汗出如豆,可见他在心理上受到巨大打击,方寸已乱。

C.孔老输棋后转天毅然写了退休报告,表明他已心灰意懒,也是对二十年得不到提拔的无声抗议及对现有处境的不满。

D.孔老输棋后由闹市搬到市郊居住,一方面是避免与对手相见的尴尬,一方面也为了清修苦练,来日再战以挽回面子。

E.本文语言精练,以短句为主,叙述简洁,对话含蓄,描写生动;内蕴丰富,主旨深刻,表面写棋事,但处处不离人事。

17.小说结尾说孔老是“异人”,在寇克看来,孔老“异”在何处?(4分)

18.孔老输棋后“静卧繁思”,进而“大彻大悟”,他悟到些什么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16】收起 ︽

16.C、D(C、D.均为对作品的误读。)

17.①孔老擅于点拨,长于指导,令人惊羡佩服;②孔老不留姓名,淡泊名利,飘然若仙;③孔老不肯对弈,闭门谢客,行事之风异于常人。(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18.(1)下棋方面:①自己实战经验不足,支招帮助别人可以,下场应战并不高明;②自己并不是真正的高手。(2)为人处世方面:①棋事亦如人事,人生至晚年,摆脱官场纠葛,修心养性最为重要;②要有自知之明,坚持“观而不弈”的原则,把观棋当成是修心养性的乐事,力避争强斗胜,这才是“无胜无败,无喜无怒”的棋仙的境界。③在官场上,自己不过是一个仅能指点工作的人,不能独当一面,实际工作能力并不强,谈不上有多大的政绩。(一点2分。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10
 

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5分)

《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却  ①  (很少被人知道)的科学知识。它以通俗化的语言,对那些“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进行生动活泼的诠释,让深奥的理论一下子变得通俗易懂;对重点部分要言不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读来着实受益非浅,这是很多类似的著作很难相  ②  (pì)美的亮点。③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

(1)请在①处根据“很少被人知道”这一意思,填写一个四字成语。(1分)

(2)请在②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3)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2分)

(4)文段③处有语病,请加以改正。(1分)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17】收起 ︽

(1)鲜为人知;(2)媲;(3)“繁”改为“烦”,“非”改为“匪”;(4)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补全题目:           也很重要。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解析】 【试题ID=1405718】收起 ︽

【写作指导】题中的“重要”二字应该是考生写作的内容重点,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写作的思路应该围绕这两个字展开。动笔前,抓住这两个字构思,选择生活素材;写作时,充分运用对比衬托、欲扬先抑、铺垫烘托等艺术手法加以突出。

题中的“也”是题眼。“也”即有了比较,有了比衬,它要求我们考生对所写内容有个思想上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写作的材料不只是一个,而是两个或更多,让几则材料同为表现重点材料服务,是比较省力而且便捷的做法。这“也”告诉我们,不同类的事物或同类的事物放在一起相比较而言,前者——用来比照的事物——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人人皆知;而后者——体现主旨的材料——则是人们或自己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所在了:经过生活体验,我们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终于明了了后者的同样的地位,同样的重要。组材的关键在于要巧妙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有所偏废,但要侧重后者来写才行。

题中开放部分可实可虚,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物体;既可以写具体的事物,也可以写抽象的事理,还可以写所具有的精神本质,不拘一格。写议论则最好虚化处理,从另外的角度构思。如,在我们成长历程中,取得的一个个硕果固然重要,但是,那些失败的经历、错误的、荒唐的东西不也能够装饰、照亮你前进的历程吗?这样构思出来的文章,内涵就更别具深意,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了。因为“它”对我们成长同样有着教育、引导、借鉴作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坦荡如砥的,我们既需要正面的榜样引领,我们也需要有反面的教训供我们品味、咀嚼,好让我们以后的路走得更稳健更快捷。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关于我们  |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8  京ICP证07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