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钟书先生活了88岁。

他生于1910年,大我14岁。

我荣幸地和他一起在1947年的上海挨一本只办了一期、名叫《同路人》杂志的骂。骂得很凶,很要命,说我们两个人在文化上做的事对人民有害,迟早是末路一条……

钟书先生是有学问的人,底子厚,他有恃无恐;我不行,我出道才几年,受不了这种惊吓,觉得在上海混生活很不容易了,不应该受到这种蛮横的待遇。害我难过了起码半年。

既然是一起挨骂,倒去找了好几本钱先生的书来读,在同辈朋友中间开始引用钱先生的隽语作为谈助。

那种动荡的年代,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往往是黑夜里的星星。

50年代在北京和钱先生、季康夫人(注:钱钟书夫人杨绛,原名杨季康)有了交往,也曾提起那本《同路人》杂志,钱先生说:“……老实说,我真希望今天他们福体安泰……”

“四人帮”覆亡之后,钱先生和季康夫人从干面胡同宿舍搬到西郊三里河的住处,我有幸也搬    到那里,正所谓“夫子宫墙”之内。打电话给他这么说,他哈哈大笑:“缘分!缘分!又绑在一起了!”

院子大,路也好,每个门口都可以泊车。有不少绿阴。早上,一对对的陌生和面熟的老夫妇绕    着院子散步,互问早安。钱先生和季康夫人都能见得到;还有金山(金山,原名赵默,表演艺术家、    编导,湖南沅陵人)夫妇,俞平伯(俞平伯,原名俞铭衡,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浙江德清人)夫妇……天气好,能走得动的都出来了,要都叫得出名字的话,可算是一个盛景。

二十多年来,相距二百米的路我只去探访过钱家一两次。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有时南方家乡送来春茶或者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

钱先生一家四口四副眼镜,星期天四人各占一个角落埋头看书,这样的家我头一次见识。

家里四壁比较空,只挂着一幅很普通的清朝人的画,可能画家与钱家有值得纪念的事。钱先生仿佛讲过,我忘记了。

书架和书也不多,起码没有我多,问钱先生:你的书放在哪里?他说:图书馆有,可以去借。  (!!!)

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一番好意也是人之常情,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走去开门,来人说了“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先生只露出一些门缝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

谢谢!”

那人当然不高兴,说钱钟书不近人情。

事实上,钱家夫妇是真在忙着写东西,有他们的工作计划,你是个富贵闲人,你—来,打断了  思路,那真是伤天害理到家。人应该谅解和理会的。

“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忽然大发慈悲通知学部要钱先生去参加国宴。办公室派人去通知钱先生。钱先生说:“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

“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

“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钱先生没有出门。

80年代我差点出了一次丑,是钱先生给我解的围。

国家要送一份重礼给外国某城市,派我去了一趟该市,向市长征求意见,如果我画一张以“凤凰涅槃”寓意的大幅国画,是不是合适?市长懂得凤凰火里再生的意思,表示欢迎。我用了一个月时间画完了这幅作品。

我工作的地点在玉泉山林彪住过的那幢房子。画在大厅画,原来的摆设一点没动;晚上睡在林彪的那张大床上。有人问我晚上怕不怕,年轻时候我跟真的死人都睡过四五天,没影儿的事有何可怕?

眼看代表团就要出发了。团长是王震老人。他关照我写一个简要的“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以便到时候派用场。我说这事情简单,回家就办。

没想到一动手问题出来了,有关这四个字的材料一点影儿也没有。《辞源》、《辞海》、《中华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人民日报》资料室,遍北京城一个庙一个寺的和尚方丈,民族学院,佛教协会都请教过了,没有!

这就严重了。

三天过去,眼看出发在即,可真是有点茶饭不进的意思。晚上,忽然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救星钱先生,连忙挂了个电话:

“钱先生,平时绝不敢打扰你,这一番我顾不得礼貌了,只好搬师傅下山。‘凤凰涅粱’我查遍同遍北京城,原以为容易的事,这一越难倒了我,一点根据也查不出……”

钱先生就在电话里说了以下的这些话:

“这算什么根据?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三教九流之外的发明,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

我马上找到了,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跟钱先生的交往不多,我珍惜这些点滴。他的逝世我想得开,再高级、再高级的人物总是要死的,不过,我以为钱先生这位人物真不平常,读那么多书都记得住,作了大发挥,认认真真地不虚度时光地劳作,像这样的人剩下的不多了。

    1999年1月4日夜于香港

    (选自黄永玉《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有删节)

【传主介绍】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聚槐。出生于江苏无锡,著名国学家、作家。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教育。1929年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学习,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扬绛结婚,共赴英国留学。1938年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抗战期间写作完成《谈艺录》和《写在人生边上》。抗战结束后,相继出版《人·兽·鬼》《围城》《谈艺录》等。建国后,完成《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等作品,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工作。作为学者的钱钟书博学多才,学贯中西,精通多国语言,其研究著作旁征博引、阐释精深,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北京逝世。

(l)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是纪念钱钟书先生的回忆文章,主要叙述作者与钱钟书及其家庭50年代之后的交往活动,突出了钱钟书的人格魅力。

  B.钱先生不让拜年同事进门、拒绝参加国宴,似不近人情,但也表现出蔑视权贵、狷介耿直的铮铮铁骨。

  C.本文写作思路富于特色,以对逸闻趣事的回顾寄托哀思,又多以人物语言刻画个性,颇有趣味。

  D.本文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同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凝练、生动地展现了钱钟书先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钱先生的崇敬之情。

  E.“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往往是黑夜里的星星。”“我以为钱先生这位人物真不平常,读那么多书都记得住,作了大发挥,认认真真地不虚度时光地劳作,像这样的人剩下的不多了。”这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语句,都抒发了作者对钱先生的崇敬和对他去世的惋惜之情。

                (2)文章中表现的钱钟书先生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文章题为“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面内容却未写二人的交往,而是写两人当年一起  挨骂的事。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钱钟书先生做为一代大师,在为人、为学方面有令人感怀之处。请结合全文,谈谈钱先生给你的启示。(8分)

答案及解析:查看︾

我要纠错

 试题编号:No.1407708  
 
错误类型:
(*)
   
错误描述:
   
验证码
(*)
   
 
说明:网页中不支持直接黏贴公式及图片。
在对理科试题进行报错时,如果内容中存在公式图片等内容。请先将公式进行截图成图片。 然后点击编辑器中的图片上传按钮。上传刚完成的截图。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关于我们  |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8  京ICP备12004309号-26